欢迎来到www.lawzsw.com - 一家专业的法律知识网站!
主页 > 法律知识 > 安全生产法 > 第八十条/释义

第八十条/释义

安全生产法 2021-06-18 20:57:19122互联网法律知识网本文有2962个文字,大小约为13KB,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导读】第八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

第八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释义] 本条是关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根据本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仅应当限期改正,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

根据本条规定,承担本条规定的法律责任的主体是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以及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二、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

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三、责任形式。

承担本条规定的法律责任的责任形式的二种:一是行政责任,即对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人,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末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或者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二是刑事责任,即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如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除了上述犯罪以外,还可能因为资金不足而构成以下犯罪:

其一,刑法第158条(虚报注册资本罪)规定,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上条是关于虚报注册罪的规定。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股东全部缴纳出资后,或发行股份的股款缴足后,必须经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文件;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的,经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出具证明文件。所谓虚假证明文件,即指伪造或虚构的验资、验证、评估等有关的文书、文字材料。虚假证明文件的来源,有的是行为人伪造、虚构的,有的是行为人之间串通,由有关机构提供的,有的是有关机构出具真实的证明文件,行为人进行涂改、变造的。“其他欺诈手段”常见的有采取贿赂等非法手段收买有关机关和部门的工作人员,恶意串通,虚报注册资本,或者隐瞒真相,骗用无支配权的资金进行虚报等。所谓“后果严重”,是指骗取公司登记行为给国家。社会或公司利害关系人造成严重损害,严重破坏公司登记机关的威信;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等等,所谓“其他严重情节”,主要是指次数多、经过多次行政处罚后仍然再实施的等等。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申请公司登记的自然人和单位。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公司设立登记中,向公司登记机关具体提出申请的自然人和单位包括:为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而由全体股东指定的、由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公司登记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在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由全体发起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在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前的董事会成员以及公司成立后因分立、合并需要申请设立登记而由各公司指派的代表或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①对在《公司法》规定的公司以外的企业登记中,虚报注册资本的,能否以本罪追究刑事责任?我国还有相当多的企业没有采取公司形式,而是冠以工厂等名义,有些企业曾经虽然冠以公司名义,但实际上并非依照《公司法》设立的(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对这些公司在《公司法》施行前成立的不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应当予以清理整改),不属于《公司法》上所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还是其他企业,在登记时,都要如实申报注册资本数额,对进行虚假申报的,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并非都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照刑法规定,只能是在申请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的,才能构成本罪。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规定的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犯罪中,是严格区分公司和普通企业的界限的。凡是需对公司以外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的有关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都明确地将“公司、企业”同时并列写上。如第162条。第163条、第164条、第165条、第166条。第167条、第168条、第169条就同时将公司、企业列出,而本罪未将企业列入,表明立法者将在申请普通企业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的,不论后果与情节如何,都不以虚报注册资本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事实上,法律对普通企业与公司的设立条件、内部机构设置、主体资格的规定都不完全一样,后者比前者显然严格得多,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也更加严重。因此,我们认为,对本罪中的“公司”一词,不能作扩大解释。②已经进行了虚假申报,但因被识破或其他原因而未能获取公司登记的,是犯罪未遂还是不构成犯罪?我们认为,刑法第158条明确规定,“取得公司登记”并符合其他条件的,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故未能取得登记的,行为人不可能借公司这个工具声危害社会,社会危害性不大。因此不应以本罪论处。③如何处理虚报注册资本罪与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以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关系?本罪与后两罪的犯罪构成特征不同。但是,在虚报注册资本骗取公司登记中,行为人往往采用虚假证明文件的手段,进行虚假申报。这些虚假的证明文件,既可能由行为人本人,也可能是由其他机关、单位或个人制作。如果行为人并未亲自伪造或指使他人伪造,而仅是使用,显然只可能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但如果是自己伪造或指使他人伪造有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用于欺骗公司登记机关,取得公司登记,且具备虚报注册资本罪的定罪情节的,则行为人可能同时触犯虚报注册资本罪与伪选、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或同时触犯虚报注册资本罪与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两个罪名。这属于牵连犯情形,应从重处罚。

其二,刑法第159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本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

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该条是关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规定。本罪包含两种行为:①虚假出资行为,即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应当行缴的出资额(含货币、实物)或者本办理出资额中的财产权转移手续的行为;②抽逃出资行为,即公司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时缴纳了所应行缴的出资,但在公司成立后又违反法律规定,不经过登记机关批准,撤出其出资,使公司成立时的原有注册资本减少的行为。所谓“数额巨大”,既要看具体数额,又要看应出资额与未出资额、抽逃出资额与原已出资额的比例大小,但主要还应以绝对数即具体数额为难,后者只是参考因素。至于具体标准,则有赖司法解释明确,所谓“后果严重”,是指行为人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行为给公司、公司其他发起人或股东、外部债权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或其他严重损害。“其他严重情节”,是抬上述两种情节以外的严重影响行为危害性的主客观因素。如多次实施、屡教不改的等等。公司发起人是指按照公司法规定,订购其应订购的股份,制定公司章程并承担公司筹办事务的人,即依法创办股份有限公司的人;股东则是指出资人,在公司成立后,发起人即成为股东。对有限责任公司来说,股东是公司设立时的全体出资人,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为全体发起人,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除发起人是股东外,因募集发行而持有公司股票的也是股东,国有资产独资公司或者公司中的国有资产股东,代表授权投资的机构和部门,也可以成为本罪主体。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①抽逃出资的行为与依法撤回股款的行为有何区别?两者在客观上都表现为收回出资的行为,但前者是发生在公司成立后,是违反《公司法》的规定的,行为手段往往表现为不公开;而后者是在公司成立前,因发生一定事由而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符合《公司法》的规定,行为是公开进行的。如募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因未按期募足股份、发起人未按期召开创立大会或公司不能成立时,发起人、认股人可以依法撤回股款(即出资)。②虚假出资行为与出资不足额的违约行为有何区别?二者在客观上都存在实际出资额与应出资额不符的事实,但前者行为人主观上明知自己出资不足,而故意以欺骗手段制造出资足额的假相,具有欺骗的故意和目的;后者行为人是因各种原因而对其用以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值高估,致使其出资额显著低于应认缴出资额,或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不能出资或出资不足,行为人没有欺骗他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因此,只能依照《公司法》以及民法的有关规定,令有关人员承担补足出资等民事责任,而不能按犯罪处理。③如何区分虚假出资罪与虚报注册资本罪的界限?二者的犯罪对象都是注册资本,行为方式都含有欺诈因素,其区别在于:第一,直接客体不同。前者的犯罪客体是公司出资制度,后者的犯罪客体是公司登记制度;第二,客观行为不同。前者表现为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而取得公司股份;后者则表现为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第三,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公司的发起人、股本;后者是申请公司登记的人。④对抽逃出资后又改正的行为如何定性?在实践中,有的行为人在抽逃出资达到数额巨大的标准后,又作了全部或部分改正的,对此应如何处理?刑法对此未作明确规定。《公司法》第209条关于抽逃出资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们认为,《公司法》所指的“改正”,应视为行为人的悔罪情节,因为抽逃出资罪属于结果犯,如果抽逃出资行为已达数额巨大即构成既遂状态,即使事后改正,也无法否定其已然的罪行性质。

  网站声明:本文“第八十条/释义”资源信息来自互联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履职情况是什么意思,履职情况怎么写 履职情况是什么意思,履职情况怎么写

      履职情况一般就是报告人自己述说自己年度内履行职责的情况。在工作中,对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对照标准评价,都是需要自己做的总结,接下来就由法律知识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履职情况是什么意思,履职情况怎么写的相关内容。  一、履职情况是什么意思  就是要求报告人,自己述说自己年度内履行职责的情况。因此,必须使用第一...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第六十五条/释义 第六十五条/释义

    第六十五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释义]本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对事故隐患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报告义务。一、村民委员会。1.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根据我国宪法和1989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

    发布于:2021-06-21

    详细阅读
  • 第六十四条/释义 第六十四条/释义

    第六十四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释义]本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对事故隐患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报告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

    发布于:2021-06-21

    详细阅读
  • 第六十七条/释义 第六十七条/释义

    第六十七条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有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释义]本条是关于新闻媒体监督对安全生产进行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的规定。新闻媒体监督是一种最广泛、最有效的监督方式。新闻媒体监督是一种舆论监督,是指通过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

    发布于:2021-06-21

    详细阅读
  • 第六十六条/释义 第六十六条/释义

    第六十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释义]本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部门对举报重大事故隐患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功人员,应予以奖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

    发布于:2021-06-21

    详细阅读
  • 第六十九条/释义 第六十九条/释义

    第六十九条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释义]本条是关于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矿山。...

    发布于:2021-06-21

    详细阅读
  • 第六十八条/释义 第六十八条/释义

    第六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释义]本条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所负有的职责。根据国务院令第34号《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劳动部关于印发《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条文解释》的...

    发布于:2021-06-21

    详细阅读
  • 第七十条/释义 第七十条/释义

    第七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释...

    发布于:2021-06-21

    详细阅读
  • 第七十二条/释义 第七十二条/释义

    第七十二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释义]本条规定了地方人民政府和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急救援责任以及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事故救援的基本义务。一、有...

    发布于:2021-06-21

    详细阅读
  • 第七十一条/释义 第七十一条/释义

    第七十一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释义]本条是关于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人民政府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义务的规定。一、依法上报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是...

    发布于:2021-06-21

    详细阅读

普法知识网汇聚各种法律知识为广大群众普及法律基础知识,提供法学常识、汇总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例如合同法律知识、涉外法律知识、刑法知识、房地产法律知识、劳动法律知识等法律知识性文章供网友参考学习。

Copyright @ 2020-2022 备案号:粤ICP备2020126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