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www.lawzsw.com - 一家专业的法律知识网站!
主页 > 法律问答 > 如何认定盗窃罪和诈骗罪

如何认定盗窃罪和诈骗罪

已解决 来自网友法律知识网的提问 提问时间:2021-11-18 21:17:40 预览次数:73

最佳答案普法网53678位律师为你答疑解惑

 问:如何认定盗窃罪和诈骗罪

  律师解答: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诈骗罪的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p><p>1、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因此,诈骗罪的共犯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p><p>2、诈骗罪中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那么共犯也是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务,故意犯罪。<p><p>三、诈骗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诈骗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然后诈骗罪的共犯诈骗了大量的公私财务。<p>共同犯罪的构成特征<p><p>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要求:<p><p>(1)主要要件<p><p>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在两人以上。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p><p>1、两个以上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这种自然人共同犯罪要求所有犯罪分子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p><p>2、两个以上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即刑法理论中所谓的单位共同犯罪。<p><p>3、负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在刑法理论中通常被称为自然人和单位共同犯罪。<p><p>(二)客观要件<p><p>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所有犯罪分子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是指所有犯罪分子为追求相同的危害社会结果,完成相同犯罪而实施的相互关系和相互配合的犯罪行为。当危害结果发生时,其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共同行为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可分为三种情况:<p><p>1、共同行动,共同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共同行动,即所有共同犯罪人都实施了法律禁止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如甲乙双方共同杀害丙方,共同不作为,即所有共同犯罪人都未履行应履行的义务构成的共同犯罪,如儿子媳妇共同抛弃年迈无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即共同犯罪人中有人是行为,有人是不作为。比如铁路维修工A和B提前合谋破坏铁路设施,B实施破坏行为时,A假装睡着,不履行职责。<p><p>2、共同直接犯罪。在这种情况下,共同犯罪分子没有分工,直接实施犯罪。<p><p>三、有共同的分工犯罪行为。具体表现为有组织、教唆、实施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行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p><p>(3)主观要件<p><p>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所有共同犯罪分子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犯罪故意,是指所有共同犯罪分子通过意思联系认识到自己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并决心参与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的心理状态。其特点是:<p><p>1、共同认知因素包括三个因素:一是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犯罪,而是与他人合作犯罪;第二,他们不仅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结果,还意识到其他共同犯罪分子的行为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第三,所有共同犯罪分子都预见了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p><p>二、共同的意志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共同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共同的直接故意;共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共同的间接故意,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能表现为有的基于希望,有的则是放任。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其他人还看了:

  ★ 两人打架一方有轻微伤一方有轻微伤一方没有受伤, 一方有伤怎么处理

  ★ 婚前财产公证的流程是怎样的?

  ★ 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怎么写

  • 南京民事律师-女儿也要赡养父母吗? 南京民事律师-女儿也要赡养父母吗?

    女儿也要赡养父母吗?  女儿只要具有赡养的能力,就应该赡养父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具有赡养能力的女儿依法对其父母具有法定的赡养义务,应当依法承担赡养义务。其女儿与儿子是具有同等的赡养义务的,不能够随意的免除其义务,因此女儿应当在其父母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时承担赡养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发布于:2023-05-25

    详细阅读
  • 成都民事律师-小孩的抚养费要给多少? 成都民事律师-小孩的抚养费要给多少?

    小孩的抚养费要给多少?  小孩的抚养费都是由夫妻双方协商决定的,但是都是要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的。一般情况下是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要承担两个以上小孩抚养费的,那就要多给一些,但是不超过百分之五十;如果没有固定收入,那就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

    发布于:2023-05-25

    详细阅读
  • 东莞民事律师-赌博会不会净身出户? 东莞民事律师-赌博会不会净身出户?

    赌博会不会净身出户?  赌博是不会净身出户的,但是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如果夫妻双方之前有过一方赌博,赌博方就净身出户的约定,那么赌博方在与配偶离婚后就要按照约定净身出户。如果双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成,将财产分割问题交由法院判决的,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会按照男女平等的原则,让双方各获得一半的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依据:...

    发布于:2023-05-25

    详细阅读
  • 东莞民事律师-独生子女能继承全部遗产吗? 东莞民事律师-独生子女能继承全部遗产吗?

    独生子女能继承全部遗产吗?  一般情况下,独生子女是不能继承全部遗产的,虽然父母是只有独生子女这一个孩子的,但是遗产的继承人不仅仅只有子女,还包括遗产所有人的父母和配偶,也就是说该遗产是由父母、配偶和子女三者共同继承,而独生子女仅仅只是其中之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

    发布于:2023-05-25

    详细阅读
  • 上海民事律师-遗产需要优先还债吗? 上海民事律师-遗产需要优先还债吗?

    遗产需要优先还债吗?  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是需要优先用来偿还被继承人在生前所存在的债务,但是如果遗产不足以偿还债务的话,那么就将所有的遗产用来偿还债务,而多余的债务继承人可以不予偿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存在缺乏劳动能力却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应当为其保留部分遗产,即使遗产不足以偿还债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

    发布于:2023-05-25

    详细阅读
  • 厦门民事律师-被丈夫打了能不能和他离婚? 厦门民事律师-被丈夫打了能不能和他离婚?

    被丈夫打了能不能和他离婚?  妻子被丈夫打了可以提出离婚的,双方在协议离婚不成的情况下,妻子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离婚。对于家暴,人民法院是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判决双方离婚的,不过妻子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家暴,比如说人证、物证或者是监控等证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

    发布于:2023-05-25

    详细阅读
  • 成都民事律师-同居分开了要退彩礼吗? 成都民事律师-同居分开了要退彩礼吗?

    同居分开了要退彩礼吗?  男女双方同居之后分开了的,是需要退还彩礼的,因为赠送彩礼的目的是结婚,而双方在同居之后就分开了,并没有结婚,那么此时赠送彩礼的一方是可以要回彩礼的。何况我国法律也规定了,男女双方还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是可以把彩礼给要回来的。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

    发布于:2023-05-25

    详细阅读
  • 上海民事律师-未婚妻能不能继承遗产? 上海民事律师-未婚妻能不能继承遗产?

    未婚妻能不能继承遗产?  未婚妻不一定有继承权,因为未婚妻没有与男方形成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所以未婚妻不得在法定继承中以配偶的身份继承男方的遗产,也即在法定继承中女方没有继承权;但是男方可以立遗嘱指定让未婚妻继承遗产,当男方有立遗嘱让女方继承时,女方就可以通过遗嘱继承的方式继承男方的遗产,此时未婚妻有继承权。  ...

    发布于:2023-05-25

    详细阅读
  • 郑州民事律师-离婚调解书和离婚证一样吗? 郑州民事律师-离婚调解书和离婚证一样吗?

    离婚调解书和离婚证一样吗?  离婚调解书和离婚证是不一样的,因为离婚调解书分两种,一种是劝和的,也就是调解解决家庭婚姻问题;另一种是劝离的,调解后双方确定离婚,包括离婚的条件都会协商好;而离婚证,顾名思义就是夫妻双方离婚的证明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

    发布于:2023-05-25

    详细阅读
  • 上海民事律师-夫妻感情怎么才算破裂了? 上海民事律师-夫妻感情怎么才算破裂了?

    夫妻感情怎么才算破裂了?  夫妻其中一方有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情况,都属于夫妻感情已经破裂了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

    发布于:2023-05-25

    详细阅读

普法知识网汇聚各种法律知识为广大群众普及法律基础知识,提供法学常识、汇总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例如合同法律知识、涉外法律知识、刑法知识、房地产法律知识、劳动法律知识等法律知识性文章供网友参考学习。

Copyright @ 2020-2022 备案号:粤ICP备2020126672号